近年來,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委編辦將推進機構編制法治化建設作為鞏固機構改革成果,提升機構編制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徑,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為契機,堅持用好“系統思維、問題思維、協同思維”,穩步提升機構編制法制化水平。
一、堅持“系統思維”,科學構建法制化工作的框架。一是提升政治站位。樹立“機構編制就是政治”理念,堅持把機構編制工作放到黨委工作全局中考量,放在黨管干部、黨管組織的全流程中統籌謀劃,準確把握機構編制工作的戰略定位。堅持把機構編制工作把編制資源更好地配置到有利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中,推動機構編制資源服務黨委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統一領導和歸口管理的有關規定,對標對表黨委工作部門的標準和要求,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強化“組織口”意識。二是筑牢法治觀念。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將學習《條例》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構編制工作重要論述結合起來,推動“學法、懂法、用法”成為干部職工學習新常態。推動《條例》等重要機構編制法規制度進入黨校(行政學院)教學培訓內容,組織各種形式的法規制度考試測試,以考促學,確保法規制度入腦入心。組織全辦干部職工考試獲取行政執法證資格,不斷提高依法履職的能力。三是完善制度建設。推動制度由“碎片化”向“體系化”轉變,制定貫徹落實《條例》完善配套制度工作方案,提出“管用有效、急用先立”的規范性文件制定計劃,構建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長效機制。印發《武進區委編委工作規則》、《武進區委編辦工作細則》及《武進區委編辦主任辦公會議規定》研究形成機構編制報告制度、規范機構編制工作流程等規范性文件稿,通過建立起管用有效的制度體系,增強廣大干部遵守機構編制法規制度的自覺性。
二、堅持“問題思維”,審慎探析法制化工作的路徑。一是注重調查研究。深入開展機構改革“回頭看”,緊扣部門“三定”規定執行和機構履職等情況,及時發現機構運行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機構改革從完成組織架構重建、實現機構職能調整的“物理變化”,到真正發生“化學反應”。聚焦規范屬地管理、鎮級管理體制改革、綜合執法體制改革等重大熱點、難點課題開展調研,真正做到深入基層一線,摸實情、看本質。二是創新保障形式。建立“編制周轉池”制度,堅持嚴控總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高編制使用效率的要求,破解“空編不用”和“無編可用”并存的結構性矛盾,形成基數不變、需求引領、存量整合、動態供給的編制管理新模式。會同組織、人社同步配套解決崗位設置、職稱評聘、社會保險和人才招聘等政策銜接老問題,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編制保障。三是嚴守監管底線。強化“機構編制就是法律”的意識,聚焦機構編制工作的六大“負面清單”,將監督與問責有效結合,構建機構編制工作的大監督格局。對擅自聘用臨時人員、超職數配備領導干部、占用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等違反機構編制紀律的行為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糾正。
三、堅持“協同思維”,充分凝聚法制化工作的合力。一是完善外部協調。加強部門協作聯動,建立與紀檢監察、組織、財政、人社、審計等部門的配合聯動,建立協同共享機制,形成監督合力。建立由區委組織部、區委編辦、區人社局統一管理的“智慧人事編制信息系統”,實現機構編制及領導職數使用審核、機構編制管理與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崗位聘任同步、用編進人流程一體化“閉環管理”。二是強化內部聯動。建立分工聯絡制度,根據職能關聯劃分工作單元,打破科室分工,明確聯絡員專門負責溝通、調研、處理單元內機構編制相關工作,加強科室間的協同配合,提升工作效能。規范機構編制事項動議、論證、審議決定、組織實施四個關鍵環節,推行“一事一調研一報告”制度。三是構建項目協作。在推進基層“三整合”改革、綜合執法改革、事業單位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重點工作中,落實“一項工作、一個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工作機制,以項目化構建多部門參與的“專班協作模式”,提升機構編制部門發揮統籌謀劃、牽頭引領、凝聚合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