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委編辦以新版山東省機構編制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啟用為契機,建立起“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的機構編制管理新機制,提升了機構編制管理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一、實時數據維護,夯實機構編制管理根基。一是編制了《坊子區機構編制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操作手冊》,明確增編減編、人員調整等業務辦理的具體流程、關鍵節點、時限要求和所需提報材料,確保部門單位熟知業務流程。二是加強與組織、人社部門在人員姓名、身份證號、出生日期、性別、崗位身份標識等關鍵指標上的實時溝通,通過“數據核查”、“實名制維護”等工作組織部門單位對關鍵指標進行核對完善。同時,對涉及機構編制調整變更的事項,由專人負責修改維護,提高實名制數據的準確性。三是堅持動態更新原則,機構編制事項于變更文件下發后3日內完成相關數據更新,人員業務事項于變動后7日內完成相關指標維護,提高實名制數據的時效性,真正做到機構、人員管理“靜中有動”,調整有增有減。
二、細化數據分析,增強機構編制管理能力。一是充分挖掘系統自定義查詢功能,通過設定性別、出生日期、學歷、崗位標識等指標項,對全區財政供養人員人員年齡層次、學歷占比、崗位結構及預計退休人員變化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形成分析圖表,定期更新,把分析數據作為日常機構編制管理的常用指標,切實發揮機構編制管理“晴雨表”作用,為科學合理分配用編進人計劃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二是從機構規格、經費類型、編制數量、實有人員等不同維度構建數據圖表,重點對超空編數量大的行業領域、部門單位進行分析,對下一步機構編制調整、人員結構優化提供數據支撐。三是抓取機構編制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流動情況子集、個人簡歷子集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根據人員專業、從事業務、年齡結構等方面模擬推演人員崗位匹配情況,從學歷構成、專業相適等方面,有針對性提出優化人員結構的建議,為組織、人社選人用人提供參考。
三、強化數據應用,提升機構編制管理成效。一是借力機構編制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對超編進人等工作的“紅線”預警功能,從源頭上加強對各部門單位申報機構編制業務的審批檢查,防止超編進人等違紀違規現象發生,維護機構編制工作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二是利用數據庫中數據分析功能,監測可能存在的超規格配備干部、超編進人、混崗混編等問題,通過“函告制”“跟蹤問效”等方式,提前反饋給部門單位,做到提前發現,及早規避。三是依托實名制管理系統,對不涉密的機構編制信息在互聯網進行定期更新公示,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同時設置“12310”舉報電話,加大對實名制管理問題的舉報查處力度。同時,依托實名制系統配合做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吃空餉”問題專項治理等工作,真正把實名制數據信息“用活、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