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委編辦結合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圍繞去群眾“急難愁盼”,以方便群眾和企業“就近辦理”為目標,堅持城鄉融合、分類施策,形成“縣鎮村三級一體化”審批服務格局,精準有效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度。
一是發揮縣級服務中心“牽頭抓總”作用。以縣級服務中心為主體,推行“零基礎手冊+實戰演練+輪崗培訓”的全科人員培訓模式,設立24小時電子自助政務服務廳、“無柜臺肩并肩”審批服務區,實現服務群眾由“面對面”變為“肩并肩”,讓企業和群眾來大廳辦事享受快捷優質服務,持續提升企業和群眾的體驗感和滿意度。大力加強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全縣1148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政務服務平臺,設立“一鏈辦理”、“雙全雙百”、跨域通辦專區, 在“愛山東”APP 臨沭分廳上線“一件事主題服務”事項41個、依申請高頻事項258個,拳頭應用事項2個,集成事項1個,初步構建了部門協同、整體聯動、線上線下融合的辦理模式。目前,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和全程網辦率達100%,承諾時限提速率達到99%,即辦事項占比97.08%,零跑動事項占比99.92%,全國通辦事項覆蓋率100%。
二是集成鎮街服務中心“承上啟下”功能。以企業和群眾辦事“就近辦理、一次辦好”為目標,大力推進鎮街便民服務標準化建設,打破窗口業務壁壘,合理設置咨詢導辦區、業務辦理區、休息等候區、投訴受理區、幫辦代辦區、自助服務區、特色服務區、政務公開區等8大功能區,打破固有的“一部門一窗口”服務模式。目前,各鎮街全部上線“一窗受理”系統和自助服務設備,鎮街167項政務服務事項均可實現一窗受理、無差別辦理,為企業群眾提供“一門、一窗、一次”式便民服務,有效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推進鎮級事項集中,讓群眾“就近辦”。組織各鎮街市場監督、人社、民政等14個領域的167項依申請鎮級服務事項進駐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全部簽訂授權委托書,保障授權到位,推動實現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廳內事、廳內辦,大廳之外無審批”。
三是夯實基層服務站點“便民利民”基礎。依托行政村、居委會等服務場所,以有場所、有人員、有制度、有網絡、有設備、有經費、能辦事“六有一能”為基本要求,強化基層便民服務站點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分類打造基礎型、標準型和標桿型便民服務示范點。目前,全縣9個鎮街共依托村居服務場所建立村級便民服務點235個,其中標桿型占34.8%,服務場所總面積1.69萬平方米,實現行政村居便民服務站點全覆蓋。同時,在村居便民服務站建立由492名人員組成的兼職幫辦代辦隊伍,建立咨詢告知、授權委托、開展幫辦代辦、協調辦理、跟蹤反饋、評價歸檔為主要內容的幫辦代辦流程,實現規范化幫辦代辦,不斷完善縣鎮村三級綜合受理、辦理、反饋的協同辦理機制,變“要我幫辦”為“我要幫辦”,主動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咨詢指導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服務方案,切實讓群眾感受到審批的速度、服務的溫度。